影評|little amélie or the character of rain





本篇有雷

★★★★

這是一部在台中動畫影展看到的片,叫《小雨愛咪莉》,得過包括 Annie Awards 在內的國際獎項。整片節奏明快、沒有冷場,長度剛剛好,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動畫長片

故事主角是一個兩歲前都不說話的小女孩。但她不是沒想法,反而非常早熟,有很多對世界的提問,只是身邊沒有人真的聽進去。她覺得自己像個大人、像個神,但外界只把她當普通小孩對待。她不斷問:「為什麼男生節要掛鯉魚旗?」「為什麼人會死?」大人不是笑一笑就是輕描淡寫,她的問題就這樣被丟在空氣中

我很喜歡這樣的角色設定。她有點小怪、有點孤僻,但也真實得不得了

她和奶奶的關係很特別。奶奶願意聽她說話,陪她找螞蟻、觀察花園裡的細節,不會把她的好奇心當成麻煩。奶奶離開後,幫傭成為第二個真正看見她的人。不急著糾正,不用「妳還小不用懂」敷衍,而是用對等的方式和她對話。像她問鯉魚旗為什麼代表男生,幫傭就從文化象徵一路講到性別角色,這些細節超級溫柔

我特別喜歡這女孩的成長歷程。她一開始有點彆扭、有點任性,但不是壞脾氣,而是一種「世界都不在我的頻率上」的孤單。她其實很有邏輯、有想法,但太多人用社會化的標準在回應她,沒有人真的試著理解

所以她變得安靜、不主動,也不示弱。不是封閉,是她根本沒被邀請說話。直到奶奶跟幫傭用一種真正尊重的方式靠近她,她才慢慢願意相信:自己是可以被理解的

故事後段她經歷了一場意外,跌進水裡、昏迷,進入夢境般的片段,遇見奶奶。奶奶對她說:「妳還不該來這裡。」那場戲既詩意又靜謐,她像是在水裡重新梳理回憶,也重新看見自己曾被愛著、被聽見

所以不是突然懂事,而是在一次次失望、撞牆的過程中,才學會什麼是「珍惜」,珍惜那些留下來傾聽的人,也珍惜自己還願意敞開的心

然後她醒來。不只是身體醒了,而是心裡那個關著門的她,重新張開了眼睛

這部片從童年孤單走向被理解的過程,真的讓人很有感。主角的名字是 Amélie,日文翻成「小雨」,她就像一場細雨,靜靜觀察這個世界,在失落裡慢慢長出自己的根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How to explore the emotion and using in my animation

Note from a Klaus animator's interview

講座筆記|設計思維